您现在的位置:新闻首页>文海涛声
第一书记由光辉为脱贫“画像”
2018年3月,由光辉(左)在大棚中和技术员沟通双孢菇种植事宜。 资料照片
陕西日报记者 仵永杰 实习生 姚润雨
“他伏在陈旧的方桌旁,拨弄着一块电路板,狭小的房间里摆放着各种电器。可能是过于用心,我进门许久,他还没有发觉……”
忙着干活的男人叫赵防震,进屋的人是蒲城县紫荆街道彭村第一书记由光辉。由光辉刚来彭村时,村干部就给他说,村民赵防震因车祸致残,家中没有固定收入,需要下力气扶助。
从咸阳师范学院毕业、当过多年教师的由光辉,总是把贫困户的大事小情记在扶贫日志上。白天,他走访贫困户,关注产业发展。晚上,他还会抽出时间写一写扶贫路上的故事。
当日,由光辉一直忙到夜深,一回到村委会办公室,他就打开本子,写下了开头的那段话。
“2017年7月20日,来彭村已两个多月,之前犹豫过、紧张过,但今天我格外开心……”这是因为彭村的双孢菇大棚主体建成,产业带动脱贫从计划变成了现实。
“开心”的到来并不容易。为发展彭村的双孢菇产业,由光辉带领村干部去山西学经验、到西安看市场、实地取土样并联系专业团队检测土质,最终才确定发展方向。
针对难以打开双孢菇市场的问题,由光辉和村干部决定提高双孢菇品质,拓展市场;发展固定客商,加工符合客商要求的产品;对剩余的双孢菇进行深加工,解决产品保存问题并延长产业链。
在彭村发展双孢菇产业期间,贫困户不仅可以在产业园务工赚钱,还可以获得分红。“2018年下半年,双孢菇产业的总利润为52万元。这些钱主要用于给贫困户分红、发展村集体经济。”由光辉骄傲地说。如今,彭村的各种产业每年能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万元,为彭村群众提供就业岗位60余个。
双孢菇产业园已成为村集体经济的强力引擎,金银花产业和食用菊花产业正在有序推进,彭村将借助食用菊花、双孢菇两个优势产业,筹划建设“菊花宴”“双孢菇宴”特色农家乐,提升产业效益。
现在的彭村,村貌整洁美观,各项基础设施齐备,群众钱袋子鼓了起来,日子好了起来。由光辉说:“总算没有辜负彭村群众的期望。”
“是时候写点东西了,记录下扶贫路上的真实状态。”大学毕业后的数年里,由光辉在蒲城县兴镇中学工作,大多数时间是和学生接触。在彭村当第一书记后,由光辉想要用手中的笔记录下扶贫路上的故事。
“扶贫路上常见的是艰难困苦,不过也有温情和热心。”扶贫干部的“填表经验”、敢和命运“叫板”的村民、双孢菇产业的发展……彭村扶贫工作的点点滴滴,都成了由光辉笔下的写作素材。
“一缕阳光从双孢菇大棚的小窗穿过,照在我身上,挺暖。在彭村,总有许多像‘一缕阳光陪伴前进’的时刻值得记录——与贫困的抗争、对美好生活的向往……”在落日余晖中,由光辉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。
- 凡本网注明"来源:的所有作品,版权均属于中,转载请必须注明中,http://www.mybailu.com。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。
- 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,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,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。其他媒体、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,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,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。
- 如涉及作品内容、版权等问题,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,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。
- 01刘永生 村民身边的“120”
“为了及时赶到患者身边,第一时间为村民看病,我花3万多买了[详细]
- 01“腾飞吧陕西”大型主题航拍活动
8月13日上午,辉煌壮丽70载·追赶超越再出发“腾飞吧陕西”大型[详细]
- 02渭南“321平台”四个月共查获交通违章308起
今年3月,市交警支队建成并全面启用“三客两危一隧道”智能管[详细]
- 03刘永生 村民身边的“120”
“为了及时赶到患者身边,第一时间为村民看病,我花3万多买了[详细]
- 04空调专列来了 约上亲朋好友一起畅游南国
9月打算旅游的渭南人看过来,小编给您推荐——“广誉远号旅游[详细]